曾經(jīng)“全面屏”是整個行業(yè)的共同追求
早在2016年秋季,當小米方面以“One More Thing”的形式端出初代MIX概念機時,他們不只是用一種全新的設計驚艷了友商和消費者,更重要的是還成功將“全面屏”這個概念推廣到了整個市場中,并深刻影響到了后續(xù)很長一段時間的智能手機產(chǎn)品設計。
回顧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差不多就是在2017年到2019年這段時間里,“全面屏”也成為了幾乎所有廠商一定會去“蹭”的熱點,甚至可能都沒有之一。在那個時候可以看到,各種各樣明明有著“大額頭”、“大下巴”的機型都敢號稱自己用了“全面屏”,甚至還有廠商提出過諸如“18:9就是全面屏”、“屏占比高于80%都是全面屏”之類的觀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對于“全面屏”、“屏占比”的追求,也確實顯著的推動了整個手機行業(yè)自上而下的技術革新。畢竟也就是在那幾年里,整個手機行業(yè)就在很短的時間里完成了從“16:9”到“18:9”,再到“劉海屏”、“水滴屏”的轉變。
甚至就是在那段時間里,我們還迎來了至今看來也依然十分特別,諸多專門為了提升“全面屏”觀感、追求極致“屏占比”而生的技術和設計。
比如升降式前攝
比如前后雙面屏
比如基于棱鏡折射原理的“光學無邊框”
又比如超大曲率的“瀑布屏”
然而,近年來手機廠商似乎不太提及屏占比了
然而正如“盛極而衰”所形容的那樣,也就在這一系列將“全面屏”做到了極致的設計出現(xiàn)后不久,整個行業(yè)似乎就突然又對全面屏“閉口不談”了。
比如說在前攝的設計方案上,自2019年年底“挖孔屏”初現(xiàn)端倪至今,它就幾乎一直占據(jù)著整個業(yè)界的外觀設計主流方向。乍看之下觀感更極致的升降式模組、前后雙屏等設計,反倒是很快就變得鮮有人問津。
又比如說在屏幕的造型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頂級旗艦開始放棄“大曲面”、轉向了所謂的“微曲”設計。而在中端機型上,會讓屏幕邊框看起來更明顯的直屏更是成為了如今不少消費者堅定的首選,甚至反向引發(fā)了部分廠商“柔屏直用”的風潮。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不是還有屏下攝像技術嗎,它總歸是最近兩年才出現(xiàn)、能進一步提升屏占比的切實進步了吧?Emmmm……這還真不一定。
一方面,縱觀目前的整個市場就不難發(fā)現(xiàn),至少到目前為止,配備屏下攝像的機型還真沒有一款是足以稱得上“頂級旗艦”這個定位的。也就是說,各品牌似乎都并未將其視為特別高端的賣點來對待。
努比亞Z18的左右邊框采用了光學折射設計,從正面看幾乎不可見
另一方面,前文中我們曾提及了名為“光學無邊框”的設計。事實上,這項技術也出自如今憑借Z50 Ultra、紅魔8 Pro系列等屏下攝像手機,而名噪一時的努比亞之手。但縱觀目前努比亞旗下的機型會發(fā)現(xiàn),他們并沒有為最新款的屏下攝像機型配備“光學無邊框”結構,也就是說其“屏占比”實際上還沒有做到廠商能力上的極致。
“高屏占比”設計的短板,注定了它的命運
為什么會這樣呢?同樣是在回顧了過去兩三年里智能手機的屏幕配置、新品發(fā)布會宣傳點后,其實就不難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首先從用戶體驗上來說,不論是劉海屏、水滴屏這些早期方案,還是后來誕生的那些“全面屏”設計,諸如升降式攝像頭、前后雙面屏,乃至屏下前攝,其實普遍都存在著一些非常明顯,而且是技術上難以解決的短板。
比如升降式前攝會進灰、會進水,時間長了可能會卡死、會有異響,而且升降式電機和模組本身又重又厚,會嚴重擠占機身的內部空間,反而使得手機難以配備更好的后攝和更大容量的電池。
比如前后雙屏雖然正面觀感近似完美,但背屏的“屏占比”則往往低得可憐,而且正反兩塊屏幕之間的切換邏輯并不好做,弄不好就會大幅增加耗電量。除此之外,正反都有屏幕也就意味著手機跌落時屏幕損壞的幾率就變成了兩倍,無形中會大幅增加潛在維修成本。
小米MIX4之后,小米旗艦機就再無屏下前攝
除此之外,屏下攝像頭的成像能力更是持續(xù)了數(shù)年,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完全解決的業(yè)界難題。就算部分游戲玩家會說自己“不在乎前攝”,但這畢竟不能代表整個市場的需求。換句話說,只要屏下攝像的成像品質不能做到壓倒性超越(而非齊平)開孔前攝,它基本就不太可能在主流、乃至高端產(chǎn)品中取代后者。
其次,縱觀這些年的智能手機產(chǎn)品會發(fā)現(xiàn),其實手機的屏幕技術并非“一成不變”,反而是在快速進步的。但進步的方向不再是以“屏占比”作為核心,而是更偏向屏幕本身的高分辨率、可變刷新率、HDR高動態(tài)范圍顯示等,更加貼近實際使用場景的“硬核”內涵。
2020年初的OPPO Find X2 Pro,屏幕硬素質能“吊打”一眾“真全面屏”機型
更加有趣的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那些單純主打“高屏占比”的屏幕技術以及它們的相關產(chǎn)品,卻往往在顯示方面不能達到同期的頂級水準。而這或許也進一步促使了廠商和消費者“拋棄”屏占比概念,并淡化“全面屏”的相關宣傳。
在新技術的加持下,“全面屏”有望迎來極致嗎
那么問題就來了,以上的種種現(xiàn)象是否就意味著“全面屏”概念已經(jīng)過氣,相關產(chǎn)業(yè)鏈和手機廠商已經(jīng)沒有再往這方面去努力了呢?
還真不是。事實上,就在最近這幾個月里,我們接連迎來了多款“偷偷”刷新了智能手機屏占比、邊框寬度記錄的新機。
比如說去年年底發(fā)布的小米13,其邊框寬度僅1.81mm,是目前已知、已發(fā)布的量產(chǎn)機型中的最窄邊框。
又比如說今年年初亮相的三星Galaxy S23、Galaxy S23+,就都擁有1.95mm的超窄邊框。考慮到它們的市場定位和獨占的定制SoC,這也使得當前業(yè)界性能最強的旗艦產(chǎn)品,同時也是屏占比最高的機型之一。
根據(jù)近日出現(xiàn)的一份爆料信息顯示,蘋果方面按慣例將于今年秋季發(fā)布的iPhone 15 Pro Max屏幕蓋板玻璃或已定型,而它的邊框寬度可能將僅有1.55mm,有望創(chuàng)下旗艦產(chǎn)品的屏幕邊框新紀錄。
于是這實際上也就意味著,盡管如今手機廠商在發(fā)布新機時,普遍已經(jīng)不再會拿“全面屏”作為主要的宣傳點。但很顯然,在滿足了基礎顯示素質的前提下,大家并未放棄對于“屏占比”的追求。而且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fā),在屏幕分辨率、亮度、刷新率,甚至包括屏幕表面玻璃強度都已經(jīng)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再去談“全面屏”,實際上要比前幾年顯得實在了許多,可行性也高了不少。
只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升降式前攝、前后雙屏之類的設計,就能“卷土重來”了,畢竟要想指望實現(xiàn)100%“正面就剩一塊屏”的觀感,說到底還是得等屏下攝像技術什么時候才能真正迎來跨越性突破才有可能。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關鍵詞:
- 聚焦:智能手機“全面屏”風云再起?但愿這次別令人失望
- 天天視訊!會員店的“量大優(yōu)惠”陷阱
- 【新要聞】被納斯達克除名,趣頭條沉到底了
- 環(huán)球今熱點:【地評線】南海時評:旅游消費強勢復蘇 流動中國更顯活力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春風拂暖“旅游路”,中國經(jīng)濟涌動發(fā)展新活力
- 焦點!今日辟謠(2023年3月22日)
- 【央廣時評】前兩個月出口總值創(chuàng)新高 展現(xiàn)中國經(jīng)濟強大韌性
- 每日訊息!威尼斯大學校長:“和而不同”推進東西方文明互鑒
- 【當前獨家】鄧曉峰出手!大舉加倉 新進云鋁股份
- 椰呀呀·活力椰子水,在茶飲市場突出重圍
- 環(huán)球速讀:小米與vivo、OPPO達成合作 支持三方應用數(shù)據(jù)遷移
- 英國2月CPI同比上漲10.4%
- 金丹科技:當前公司具備年產(chǎn)18.3萬噸乳酸、乳酸鹽及其系列產(chǎn)品生產(chǎn)能力
- 世界聚焦:知乎:2022年實現(xiàn)收入36億元 平均月活用戶達到1.01億
- 焦點觀察:三只松鼠:目前公司已建立覆蓋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發(fā)展模式 暫未應用ChatGPT相關技術
- 凱迪拉克CT6和沃爾沃S90怎么選?0首付的豪華后驅更值得!
- 日入副業(yè)收入833.44元,副業(yè),就是女孩子的底氣!
- 春茶飄香采摘忙
- 今日要聞!流水線上“生產(chǎn)房子” ——裝配式建筑企業(yè)見聞
- 今日熱門!金融“活水”潤春田 ——湖南金融機構全力支持春耕備耕
- 低碳菜單引領寧波餐飲消費新風尚 試點將持續(xù)至今
- 深圳坪山打造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高地 嚴守食品
- 黑龍江哈爾濱推出“沙盒”監(jiān)管新模式 激發(fā)市場活
- 第三季度全國消協(xié)受理投訴數(shù)量同比增10.02% 食品
- 北京懷柔對機動車檢測機構開展監(jiān)督抽查 規(guī)范機動
- 天津北辰扎實做好價格監(jiān)管工作 維護安全有序市場
- 北京石景山開展冬季供暖前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
- 陜西延安:開展兒童化妝品專項檢查 規(guī)范化妝品市
- 北京海淀開展商品條碼專項監(jiān)督檢查 努力打造穩(wěn)定
- 金華推進網(wǎng)絡直播營銷治理顯成效 培育放心消費直